肺癌13:为什么肺癌患者术后的随访非常重要?
#肺癌群#医肿病友之家 郭健2024-01-29
肺癌手术后的随访工作至关重要,其重要性不容忽视。尽管手术成功,但我们必须认识到,即便是I期肺癌患者,其5年生存率也并非百分...
肺癌手术后的随访工作至关重要,其重要性不容忽视。尽管手术成功,但我们必须认识到,即便是I期肺癌患者,其5年生存率也并非百分之百,而是大约百分之七八十。对于II期患者,这一比例降至四五十,而III期患者则更低,仅为三四十。这意味着,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手术后的3年、5年甚至7年内,可能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情况。
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,我们必须重视并践行癌症的三级预防策略。在手术治疗后,定期随访是必不可少的环节。这不仅是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,更是确保患者健康、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或转移情况的关键手段。
在大数据时代,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数据分析工具,对肺癌患者的微创治疗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。同时,我们还应积极开展早诊断肺癌筛查工作,通过筛查和早诊,及时发现并治疗肺癌,从而延长患者的5年生存率。
术后的随访工作不仅关乎患者的健康管理,更是对疾病本身的有效监控。通过定期随访,医生能够及早发现并处理可能的转移情况,从而掌握治疗的主动权。
为了确保随访工作的规范化和有效性,相关规范中明确要求了术后随访的时间和频率,如术后3个月、半年、9个月、1年连续两年,然后术后半年,术后1年等关键时间节点进行复查。
值得注意的是,随访工作并非一劳永逸,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。即使患者在50岁时接受了手术,但在其后续的生命中,如55岁、65岁、75岁时,仍需坚持复查。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,患者的免疫力可能会下降,疾病转归和转移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。
希望这个信息是双向流通的,不仅医生要负责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,家属和病人也要积极参与和配合。毕竟癌症是一种具有复发和转移风险的疾病,只有通过早期发现和积极的三级预防工作,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。
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患者教育和信息宣传。比如在病房内开展患者教育活动,让患者和家属了解随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;其次,利用公共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相关信息;最后,借助癌症康复会等组织的力量,为病人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。
总之,肺癌手术后的随访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。必须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,并通过各种努力确保患者能够坚持定期随访。只有这样,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。